谈球吧新闻
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员工工作 > 谈球吧新闻 > 正文

湘大实践团进城北社区,育青少年环保情

来源:谈球吧日期:2025-07-09 13:02浏览数:

指导老师:文磊  通讯员:毛艳飞、朱敏敏

7月6日下午,谈球吧赴城北社区安全赋能暑假实践团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启“安全一‘夏’,智护童真”之“生态保卫小卫士”特色课程。以知识讲解、互动问答和手工实践相结合的形式,为社区员工送上了一堂沉浸式生态保护教育课,以生动实践践行生态文明理念。

课程伊始,实践团成员张爽以自然资源与生态问题为核心命题,通过具象案例与互动问答展开教学。他系统阐释了自然资源的定义——“存在于自然界、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”,并结合森林、海洋鱼群、大熊猫等实例,帮助员工建立直观认知。针对“资源取之不竭、可随意使用”的误区,实践团成员通过对比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特性,重点强调“即便是可再生资源,其再生速度亦有上限”,引导员工从认知层面转变观念,深刻理解资源保护的紧迫性。

“旧物改造”环节,实践团成员展示了诸多创意案例:饮料瓶变身结实板凳、洗衣液瓶制成美观花盆、废光碟和药瓶打造闪光装饰品、废纸箱做成音响外壳等。随后,员工们自由组队,利用带来的旧物共同完成改造项目。员工们充分发挥想象力,运用属性联想法、痛点转化法、形态仿生法等思路,动手将废旧物品“变废为宝”,在实践中真切体会到资源循环利用的意义。


(图为员工参与旧物改造手工实践场景)

随后,“垃圾分类大挑战”互动环节将课程推向高潮。实践团成员向员工们介绍了垃圾分类的四大标准——可回收物、厨余垃圾、有害垃圾、其他垃圾,讲解了各类垃圾的特点及分类目的。随后,员工们分组参与模拟垃圾投放游戏,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垃圾分类知识,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。


(图为员工参与垃圾分类游戏场景)

课程尾声,实践团成员带领员工们回顾了本次课程的核心内容:自然资源是大自然的馈赠,需节制使用、主动修复;旧物改造与垃圾分类是生态守护的具体行动。此次活动以“理论+实践”的双轨教学模式为抓手,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寓教于乐的互动环节中,让环保知识从纸上走向生活中。员工们不仅在课堂上学习了生态保护认知,更在实践中践行了可持续发展理念,为培育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新时代青少年播下了希望的种子。


上一条:童“芯”护城北:湘大实践团科普数字安全

下一条:城北社区:湘大实践团“食”刻守护安全课

【关闭】